漳州:传统产业上建起“创新矩阵”
漳州片仔癀研究院检测中心,研究员对产品进行有效成分分析。
科华“后备储能智能管理系统”入选工信部目录,系全省唯一入选的技术产品;
正兴车轮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轮制造企业,其检车年产50万套铝车轮已成为世界第一条全自动化铝合金锻造卡车轮圈生产线;
翔鹭石化、联盛纸业和旗滨玻璃技改项目投产后产能逐步释放,合计新增产值60亿元;
……
放眼漳州,食品工业、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不时有科技成果涌现。这背后,是漳州市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和众创平台建设的成果。以本土产业为基础,漳州市通过“创新矩阵”,推动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引领产业发展。
创新,立足本土传统产业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深谙这一点的漳州科华技术有限公司,最近又有拳头产品——EMC(电磁兼容性)检测实验室。这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EMC检测实验室,承重4吨测试系统转台可以达到4米直径。
作为国内不间断电源的领军企业,实验室的投用为企业加快产品研发速度、节约成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如果没有这个实验室,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要送到外部去测试。研发周期和测试周期会比较长,成本较高。”漳州科华技术有限公司EMC测试部负责人王俊平表示。
食品产业是漳州市重点优势传统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离不开科技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2014年起,由漳州市科学技术局倡导,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罐藏食品科技委员会牵头,紫山、立兴等龙头企业参与,联合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共同打造漳州市食品科技应用研究院。
食品出口最担心什么?就是一批货到了国外,才发现评审报告不符合要求。“有一次,货到菲律宾被扣了。这种应急技术问题,工厂也搞不定。工程师们连夜与菲律宾的经销商联系,仅用一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漳州市食品科技应用研究院负责人林焜辉说,当罐头出现问题的时候,空罐制造企业和食罐企业之间容易产生纠纷。此时,研究所就以第三方机构介入,调集专家分析、检测,对问题进行定性。
“企业挣点钱多难,省钱不就简单多了吗?”林焜辉表示,他们还会主动找寻企业需求,进行科技突破。例如某马口铁制造企业从美国进口的电脑型镀锡薄板测锡仪一台30多万元,一些小型企业只能望“仪”兴叹。工程师们经过不断试验和改进,研发出两种镀锡薄板测锡仪,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五分之一。
“食品的未来走向是什么?那就是满足健康诉求,低盐、低糖、低热量、高纤维素。从这四个方面去改善,食品企业就能站在世界最前沿。”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朱望钊认为,很多国家都想做健康食品,但一些国家没有足够数量的食品企业可做支撑,只能在“空中楼阁”做实验。而漳州却很有优势,可以在众多食品企业中实践摸索。
双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随着资本、项目、人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漳州市38家众创空间应运而生,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来越多的“漳州创造”也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在金峰众创园,由那云(漳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电子档案客户端》,率先在福建开启建筑施工无纸化。“一个工地可能产生几百万张纸。应用这个软件后,就是无纸化办公,沟通成本也会下降。通过基础数据,建筑行业还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那云(漳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欢洁表示,初创时期,他们就瞄准建筑行业海量表格数据的痛点,致力于无纸化和数字化的软件开发。过去由于人才、办公场所以及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让这个有着梦想的创业团队遇到发展瓶颈。2016年,那云入驻了金峰众创园,除了享受到租金及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还得到13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支持。从此,企业得以心无旁骛地专攻主业。
而在龙海市瑞斯捷食品,企业打败了拥有177年历史的荷兰哈斯集团,接到了订单。“石狮的泓一食品,一下子就定了两条瑞士卷蛋糕生产线,总价为2350万元。”瑞斯捷食品机械后勤经理马杰告诉记者。
谁都想不到,两年前瑞斯捷还是一个租在200多平方米棉瓦房的小工厂。资金、技术、人才的缺失,让公司陷入发展危机。如何才能帮到企业?龙海慧谷众创空间的郑惠元仔细梳理了企业需求:“首先,他们需要政策的解读和落地。其次,就是人才难题,以及如何与其他企业互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初创企业,能开出的条件十分有限。“我们独创了共享人才模式,帮瑞斯捷和其他企业引入3个专业人才。”郑惠元表示,他们还为不同企业提供了交流沟通的机会。“我们一开始设备上没有机器人,与临近的金麦颂公司对接机器人项目后,流水线的品质提高了,又快又好。”马杰说。
瑞斯捷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从初创到站稳脚跟再到迅速发展的三级跳。如今,企业已申请专利24项,估值2000万元以上的专利有4个。厂房也从200平方米扩大到2000平方米。年产值3000万元。
“孵化成功一家,奖励2万元。存活两年,再追加3万元。这让我们有了自己的盈利模式。”郑惠元说,除了出台各类政策,漳州市对于众创空间也有直接资金支持。一系列平台的搭建,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拓展,格局和观念引领未来
水仙花、兰花、榕树盆景等八大类特色系列产品,2000多个品种,产值超百亿元……漳州的花卉产业蓬勃发展,如何通过科技力量让它的潜力进一步释放?
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朱望钊为此常年奔波于中国和荷兰。“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创新一定要做全球领先技术。其实,小城市很难引来高端人才。我们可以将创新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做一些小突破。例如欧中就专注于球根育种,将荷兰一些种苗产品直接买过来,也通过选育交配、技术转嫁等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朱望钊认为,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
“我们经常组织企业外出考察。荷兰郁金香每年有几十个新品种出现。他们的花卉之所以做得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坚守产业。有些地方的农户喜欢‘掉头’,市场不好就立马换品种,这对产业发展比较不利。”朱望钊说,就拿水仙花来说,目前品种较为单一。另外,尽管最新技术可以让水仙花四季开花,但价格太高,普及面不够广。如果相关部门通过科技力量能引导农民长期聚焦一个领域,将人力、物力、资源聚拢起来,就有望攻克这些技术难题。
正如朱望钊所想,如今,不管是研究院还是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全覆盖行动正在漳州加快推进。目前,漳州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9个。
而创新矩阵如何建立,朱望钊也有自己的看法。“国有科研院所可以从战略层面研究一些基础、共性的问题,不一定即刻将研究成果变成产品。企业‘冲锋’办研究所是以前沿市场为导向。它们没有全局观,只‘抓’到一小块领域,但非常灵活。”朱望钊认为,企业创新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小点,当它脱离了整个产业趋势,就有可能摇摇欲坠。因此,当政府层面的创新与企业创新联合起来,点面结合,就能形成创新链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来源:人民网